切換主題

Apr 21, 2024

在社群媒體上打造高品質的使用體驗

在社群媒體上打造高品質的使用體驗

Apr 21, 2024

社群媒體的誕生毫無疑問的改變了我們與人互動和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
它成為了我們進行線上和線下交流的必要工具。
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工具開始產生質變。

我們不再單純的把它視為一種工具。

無窮無盡的資訊轟炸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
社群成癮、資訊焦慮、和不健康的比較關係等問題也隨之而來。

「時間都去哪兒了,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」— 《時間都去哪兒了》

這句歌詞,彷彿是我們所有現代人的心聲。

人生有限,時間和注意力是我們最有價值的資源。

這也是為什麼各大企業如 Meta 會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創建免費的社群平台供所有人使用——為的就是購買你的「時間和注意力」。

它們設計了點讚、刷新、演算法等機制來讓我們對社群無法自拔。

愛心、留言、分享的數量成為了我們評價自己與他人的標準。

過去的我也曾為了想逃離這種社交遊戲,試圖完全刪除社群平台、刪除帳號。

雖然有效,卻非長久之計。

在閱讀許多書籍和文獻並親自實驗後,我訂製出了一套使用原則。

這套原則幫助我花更少時間在社群媒體上,並且能夠專注在社群媒體所提供的好處,而不被上面的各種雜訊所影響。

一、清理多餘的追蹤和訂閱
非朋友帳號

顧名思義就是朋友以外的帳號,包括品牌、名人網紅帳號、YT 訂閱等。

打開你的社群軟體,針對每個你追蹤和訂閱的帳號,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:

  • 這些內容是在消耗我能量,還是帶給我能量?

  • 它會讓我無止盡的滑下去,還是看完後可以立馬有行動?

  • 我花時間看這些資訊有沒有真的幫助我成長?

如果有些帳號你無法決定是否退追也沒關係,不必強迫自己在當下做出選擇。

我的建議是把上面三個問題記在某個地方,然後在每天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這些問題,久而久之你的內心就自然會有答案。

我的實踐方式:

  1. 只保留少數真正喜歡的帳號

當我追蹤太多帳號,我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看過每則動態。

每天打開 App 後都像是例行公事地滑動和點擊,事後幾乎不會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。

所以我現在的作法是嚴格篩選每個類別裡自己最喜歡的 1-2 個帳號,然後在固定時間直接點擊進去查看每則動態。

好處是什麼?

  • 我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內容,然後專心的閱覽

  • 看更少卻更優質的內容也能更好的啟發我生活與創作中的靈感

至於其他需要靈感才會查找的帳號,我會另外用 Notion 或是 Cosmos 這類的搜集工具把帳號存起來,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用關鍵字搜尋即可(不過大部分帳號 ID 打久了都會直接背起來,爾後幾乎都是在平台上直接搜尋)

  1. 不過度依賴社群獲取資訊

社群上面的資訊雖然快速方便,但時常缺乏前後文,內容深度也不足。

習慣性的看這些片面資訊也容易讓自己的思考變得狹隘。

對我來說,資訊獲取的優先次序是:書籍 → 文章 → Youtube/Podcast 再來才是社群平台。

社群作為媒介,它的用處在於幫助我們快速了解一個資訊的基礎知識。

重要的是後續如何挖掘更深度的內容,以及該做出什麼行動。

朋友帳號

整理朋友帳號這件事,相信對多數人都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。

如果一個朋友發的內容對你一點價值都沒有,你會不會選擇退追他?

這是一個殘酷的問題,卻很少人會去仔細思考。

在社群的世界裡,我們似乎都活在這個「互追 = 關係友好」的公式裡:

  • 我們因為對方有追蹤自己,而感到有義務要回追回去

  • 我們害怕退追後對方的反應、也擔心這可能造成關係上的決裂

  • 我們為了保持表面上的友好,總是壓抑著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

這讓我不禁懷疑:「互追難道就代表我們是朋友了嗎?還是他只是代表了一個虛榮的數字?」

我的實踐方式:

  1. 退追一年以上沒有聯絡和以後沒打算聯絡的朋友

  2. 噤聲所有朋友

我會在特定時間點進我的追蹤,然後再點進每個朋友的動態裡面查看。而不是首頁「推薦」我關心誰我才關心誰。

就像是因為社群平台上的通知才發現今天是某個朋友的生日,又或是習慣性地滑過朋友的貼文,點了愛心,卻連他發了什麼都不清楚。

社群媒體雖然降低了我們與人連結的門檻,卻也削弱了經營一段關係的深度。

透過主動查看,是我開始掌握與人連結的主控權的第一步。

二、網頁代替 App

即便我把社群裡的追蹤都整理乾淨,社群本身依舊是個分心的源頭。

在我清楚了解使用社群的目的和流程後,我發現自己並不一定要在手機上裝社群軟體。

對我來說,規劃固定的時間在電腦上瀏覽和發文就非常足夠了。

如果真的有需要,也可以重新下載或是用手機上的瀏覽器代替。

我們常常誤以為自由是一種隨手可得的狀態。然而我認為,當我們願意為了更重要的目標,給自己適當的限制和不方便,反而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。

三、主動搜尋代替演算法推薦

如果你在社群平台上看到不喜歡的內容,可以透過主動隱藏、按下不喜歡、清理觀看紀錄來減少不相關的內容。

我最近關閉 Youtube 的搜尋和觀看紀錄後,我的首頁和 Shorts 都會直接顯示為空白,大幅降低了干擾。這讓我能專注在我真正關心的內容,不被其他不必要的資訊影響。


我認為資訊的獲取應該是主動,而不是被動的。不是因為「我很無聊」、更不是因為演算法推薦我什麼,我就看什麼。

四、透過行動擺脫囤積症

網路上流傳著一句名言:「收藏從未停止,行動從未開始。」

現在的社群軟體幾乎都有內建收藏的功能,只要按鍵一點,就能立即收藏到稍後閱讀。雖然很方便,但問題就在於我們收藏後幾乎就不會去處理它。

這導致我們收藏越來越多,吸收卻越來越少。

我的解決方法:

在看到有用的資訊後,如果當下用不到就先按照類型歸類到對應的軟體裡,並計劃下一步的行動。

  • 美食旅遊類的資訊,歸類到 Google 的地點或是 Notion 裡的地點收藏

  • 設計靈感類的帖子、圖片,收藏到 Cosmos 裡

  • 對於知識類的貼文,先思考如何整合到現有的個人系統裡,如果無法整合就果斷放棄

這裡我只簡單帶過,因為資訊的收藏和整理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,主要還是看你個人的需求和使用方式。如果你平常沒有這個習慣,也不用想太多,找到適合自己且舒適的方式即可。

簡單來說,就是不要成為一個「只會接收資訊,但不採取行動的人。」

五、了解自己發文的動機

我以前是一個很喜歡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生活的人,無論是喜歡的影劇、有趣的笑話、購買的物品、去過的地方或是吃過的食物。

雖然發文本身是想紀錄生活,但往往會不經意的想塑造出一種「我過得很好」的感覺。

很多時候,我們做出的選擇多半不是單純為了自己,而是想在別人眼中塑造出理想的自我形象。

因此往後在我發文之前,我都會先思考一下自己背後的動機:

  • 我是想炫耀自己的生活,還是純粹想紀錄和分享生活的樂趣和喜悅?

  • 我發的文可以為他人創造什麼價值?我希望從這篇貼文得到什麼反饋?

當我開始這樣做時,我常常會發現到自己內心更深層的問題:

  • 常常想發文的我,是不是內心有點空虛?

  • 比起單純分享,我會不會只是更想得到別人的關注?

透過自我對話我更能了解自己內心當下的狀態,以及我該如何做出調整。

六、如何用更健康的心態來看待社群

馬克吐溫曾說:

「如果你不看新聞,你會與世界脫節。如果你看新聞,你會與事實脫節。」

不論是社群或是新聞,很多內容都非事實的全貌。

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為了呈現某種樣貌而精心設計出來的,這沒有不好,只是容易誤導觀看的人。

保持樂觀、但同時懷疑的態度去看待社群,你會輕鬆許多。

社群是一個可以吸取他人經驗的好地方,但千萬別照單全收。透過思考和實踐來拼湊出屬於自己的答案,而非期待別人告訴你正確解答。

社群上大部分的內容其實都無關緊要,錯過了真的無所謂。

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需要去在乎某件事,但打從心底我們其實一點都不在乎。

就像是我不在乎不熟的朋友對我的評價,也不在乎他們過得如何,所以我選擇不再關注他們。

不認識的明星網紅做了什麼、感情狀況如何,也都不關我的事。

所以別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八卦或是隨意評論是非,因為當你開始不再靠社群麻痹你的感覺,你才終將意識到:生活中,還有太多需要你去解決的問題。

最後,如果你能從今天的內容帶走一個重點,我希望是這句話:

「真正重要的,永遠是你當下能做的事和站在你身邊的那個人。」

by Kvn

by Kvn

加入電子報

ESSLETTER 獲取專屬精華內容,直達你的信箱

每月一篇深度文章、值得分享的日常省思和好物推薦。

加入電子報

ESSLETTER 獲取專屬精華內容,直達你的信箱

每月一篇深度文章、值得分享的日常省思和好物推薦。

加入電子報

獲取專屬精華內容,直達你的信箱

每月一篇深度文章、值得分享的日常省思和好物推薦。

繼續閱讀
Copyright © 2024 ESSL. Powered by Framer
Copyright © 2024 ESSL. Powered by Framer